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ICP-OES和ICP-AES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原理

作者:仪家科技  来源:本站  发布时间:2024-11-28  浏览:11
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,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)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的技术。在日常交流中,人们常用“ICP”这一简称来表示“ICP-OES”和“ICP-AES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ICP技术还可以与质谱联用,形成具有更低检出限和更广分析范围的ICP-MS(以ICP方式离子化的质谱)。ICP技术主要用于样品中元素的定性(检测元素的存在与否)和定量(测量元素的含量),可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70多种元素。尤其是ICP-OES的强大定量功能,使其在样品元素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触及的领域包括纳米技术、催化、能源、化工、生物、地质、环保、食品、冶金及农业等。

 1730275687115789.jpg


ICP-OES与ICP-AES的原理

 

ICP-OE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)和ICP-AE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)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光源对试样进行分析。试样在高温等离子体中被蒸发、汽化、离解或分解为原子状态,随后原子被进一步电离成离子状态,最终在光源中激发发光。通过分光系统将发射的光分解成按波长排列的光谱,并利用光电探测器检测光谱的特征。

 

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
待测试样经过喷雾器形成气溶胶,进入石英炬管的等离子体中心通道。在此过程中,样品被光源加热激发,产生的辐射光通过光栅衍射分光技术进行分析。步进电机旋转光栅,将元素的特征谱线精确定位于出口狭缝处。光电倍增管将该谱线的光强转化为光电流,经过电路处理后,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,从而确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。

 

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

 

定性分析:通过特征谱线的位置(波长)进行分析。每种元素都有独特的特征发射谱线,分析是否存在几条特征谱线,即可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该元素。定性分析的结果通常以全波长范围的原子发射光谱图(线状谱图)呈现。

 

定量分析:通过特征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。定量分析通常采用标准曲线法,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建立标准曲线,以便与待测样品的发射强度进行比较,从而计算元素的具体含量。

 

ICP-OES和ICP-AES在元素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,适用于多种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。